首页 | 本届研讨会 | 网上点播 | 网上提问 | 问卷调查 | 往届回顾

时间:2014年11月26日 上午
9:30-11:00

地点: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科学报告厅

形式:会议将透过中国主要的教育及医疗网站进行网上实时播放。

名誉赞助单位
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

赞助单位
李嘉诚基金会“国际医疗访问学者计划”

主办单位
李嘉诚基金会
中国教育电视台

承办单位
汕头大学 [简介]
汕头大学医学院 [简介]
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[简介]

推广单位
www.cetv.edu.cn
www.centv.cn
www.edu.cn
www.stu.edu.cn
www.med.stu.edu.cn
www.lksf.org
www.eol.cn

Windows Media Player
Tom - Skype
嗜铬细胞瘤治疗的变革
-- 基因、生化及功能成像技术新进展
 

  自2011年嗜铬细胞瘤/副神经节瘤国际研讨会(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, ISP 2011)以来,在PHEO(嗜铬细胞瘤)/PGL(副神经节瘤)的发病机制、基因遗传学、诊断、定位及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。

  新基因TMEM127、MAX、 HIF2A、 H-RAS、 FH、 PHD1被相继发现,尽管与之前发现的PHEO/PGL易感基因(如MEN2、NF1、VHL、SDHB/D)相比,新基因在肿瘤中发现率较低(在PHEO/PGL中总发现率约为10%)。鉴于其在肿瘤发生中所起作用,缺氧诱导因子(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,HIFs)信号通路已成为与遗传性PHEO/PGLs相关的最重要共同信号通路之一,并很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成为该类肿瘤治疗靶点。此外其独特之处在于,某些其他类型肿瘤也与PHEO/PGL易感基因具有相关性,如某些垂体肿瘤与SDHB/D基因突变相关,生长抑素瘤与HIF2A基因突变相关。虽然目前已知有19个PHEO/PGL易感基因,我们期待更多基因被发现,尤其转移性PHEO/PGL的相关遗传学背景、散发性肿瘤中的体细胞基因突变仍是未解之谜。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、国际合作研究(如TCGA研究)及其他相关举措无疑将加速此类未知基因的发现。

   除了基因诊断方法的改进,PHEO/PGL的临床诊断也因甲氧酪胺在生化诊断上的应用而变得丰富,特别在携带有SDHx基因突变的肿瘤诊断上。甲氧酪胺这一新生物标记,已成为评估转移性PHEO/PGL及携有SDHx基因突变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。最近,代谢组学也被引进应用于此类肿瘤的诊断评估中。研究发现琥珀酸盐/延胡索酸盐或琥珀酸盐/谷氨酸盐的高比例为SDHx基因突变肿瘤的特点。尽管对于此类肿瘤,代谢组学无法取代基因遗传学或其他检测方法,但在不久的将来,尤其在使用血标本作为检测手段时,代谢组学将可能对监测肿瘤治疗疗效、肿瘤对放化疗的耐药性、肿瘤活动的急性变化有很大帮助,其中包括了对肿瘤侵袭性或转移扩散的预测。

  功能成像技术,尤其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(PET)在此类肿瘤定位上的应用已得到扩展,更在数个新研究中得到支持。18F-氟多巴 PET被认为是诊断头颈部PGL的最佳成像手段,而18F-氟脱氧葡萄糖 PET则被推荐为诊断转移性PHEO/PGL肿瘤的首选。新研究中应用了DOTA类似物 (67Ga-DOTATOC/DOTANOC/DOTATATE),预计该类似物在此类肿瘤,尤其是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上将很快取代奥曲肽(Octreoscan)成为首选成像剂。我们期待不久能看到DOTA类似物成像技术与其他解剖成像及功能成像技术的对比研究,以及应用DOTA类似物在治疗转移性PHEO/PGL肿瘤中的首个研究成果。

  尽管一种来源于散发型PHEO的人细胞株已投入研究应用中,但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和人细胞株仍使PHEO/PGL新治疗手段的探索受到重重阻碍。针对转移性PHEO/PGL新治疗手段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,但已有数个研究正在进行或处于计划阶段。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治疗手段可能包括了稳定缺氧诱导因子(HIF)的化合物、拓扑异构酶、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。 另外,“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: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”已在今年发布。

鸣谢
该研究得到NICHD/NIH院内研究资助项目的支持。